2025年4月25日上午,四川大学的邓成教授、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的刘楠研究员、张跃研究员应邀到访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并先后以“转录因子相分离调控血红蛋白转换”、“GPCR的达尔文医学:梅花雀卵巢生理适应揭示治疗OHSS的理想药物靶点”为题作了精彩报告。报告会由进化所赵呈天教授、田苗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刘楠研究员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人类发育过程中血红蛋白的转换现象,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并着重分析了这一研究的医学应用价值——通过重新激活胎儿血红蛋白表达来治疗β-血红蛋白病等贫血症。随后,他以发表在Cell和Nature Genetics的研究成果为例,详细解析了转录因子BCL11A调控血红蛋白转换的分子机制。报告最后部分,刘研究员分享了其团队尚未发表的最新工作,深入介绍了如何运用单分子超分辨率成像、荧光漂白恢复技术、Anchor Away技术及光遗传学等前沿方法,研究血红蛋白转换关键转录因子的相分离现象及其功能调控机制。
邓成教授以达尔文医学的概念,介绍了如何从物种演化的角度挖掘GPCR的分子进化及物种适应性特征,进而寻找人类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新路径。首先,邓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发表的关于鸟类胰高血糖素受体进化的研究,解析了鸟类高血糖的分子基础,并结合小鼠模型介绍了其调控血糖和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其次,邓教授也介绍了课题组近期在以梅花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存在卵泡刺激素受体组成性突变,但并未产生卵巢过度发育的机制解析,发现黄体生成素受体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药物靶点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术报告的内容深入浅出,现场互动热烈,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除在报告会上详尽解答师生提问外,来访学者们还在会后与进化所多个研究团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专题研讨,进一步拓展了学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邓成教授简介:
邓成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聚焦于GPCR的达尔文医学-分子进化与生理功能适应及其药物靶点开发。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等杂志、获授权专利7项。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等。
刘楠研究员简介:
刘楠现任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发育基因的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在Cell、 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共发表20篇研究性论文。核心成果获得了F1000Prime推荐。其学科组的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海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面上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K99/R00基金项目的资助。
张跃研究员简介:
张跃现任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神经发育及相关遗传病罕见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核心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等杂志。首次将rAAV与抑制性tRNA这两种新兴技术结合,为无义突变相关疾病靶向治疗,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将其选为研究亮点,被全球多家科学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