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Information & News

【大师讲坛】邵峰院士学术报告—细胞焦亡与天然免疫:机制与治疗潜力

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0

  20259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研究员应邀来访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并做了题为Pyroptosis & innate immunity: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s potentials”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进化所所长宋微波院士主持,吸引了两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现场反响热烈。报告内容系统、信息量大,既回顾了该领域的基础发现,也介绍了近期多项高影响力进展,并就在场师生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邵峰院士报告照片

  邵峰院士结合近年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顶尖期刊的多篇代表性论文,详细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关键发现、实验策略与结构学证据,阐明了细胞焦亡从分子触发到孔形成再到免疫调控的完整链路报告内容包括细胞焦亡分子家族(Gasdermins)的结构与激活机制,caspase-4/11 等在 IL-18 识别与成熟中的作用,以及细胞毒性淋巴细胞通过 Granzyme A 介导 GSDMB 裂解与靶细胞焦亡的途径。邵峰院士还阐述了细胞焦亡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并分享了细菌代谢产物(如 ADP-heptose)被细胞内受体识别导致固有免疫反应的最新结构与功能证据

现场学生提问照片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就实验设计、体内功能验证与临床转化等问题与邵院士展开了热烈讨论,相关问题邵峰院士也都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解答。本次学术报告深化了我校在细胞死亡与免疫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拓展了师生对焦亡分子机制、结构生物学方法及其免疫学意义的认知。

  邵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会(EMBO) 外籍成员,美国微生物学院会士。长期致力于细胞焦亡(pyroptosis)与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结构生物学及其转化应用研究,在病原菌毒力机制、抗细菌天然免疫及肿瘤免疫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是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的国际科学领军者之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总引用超60,000次。研究成果两次入选科技部“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关于细胞焦亡的研究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评为“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并入选Nature Review Immunology杂志评选的近20年世界免疫学20项标志性进展之一。获得包括未来科学奖、基础和肿瘤免疫学奖William B.Coley Award、北京市科技最高奖等在内的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